台大OLED团队克服能量间隔定律,扩大近

OLED具备颜色饱和度高、对比度高、耗电量低,以及柔软可弯曲的特性,近年来受到许多智能型手机、穿戴式装置,以及家电用品制造商的青睐。同时若将OLED与近红外光结合,更能扩大应用到汽车辅助驾驶、红外线医疗,以及农作物照明等领域,不过却会面临“能量间隔定律问题,来看看台大团队如何找出关键技术,推进近红外OLED应用发展!

台湾大学化学系教授周必泰领导的研究团队,近来克服半世纪以来的能量间隔定律」理论瓶颈,可望让有机电致发光(OLEDs)应用迈进一大步。

国际顶尖期刊「自然光电NaturePhotonics」6月底刊登周必泰团队论文「利用激子-振动去耦合概念,克服能量间隔定律障碍,借以制成高效率近红外有机电致发光元件」,获得学界重视。

再创空前纪录!团队降低「耦合」强度,推进OLEDs波长

这篇突破性研究始于周必泰于年与清华大学教授季昀、林皓武等人合作论文,将OLEDs波长推至奈米,直到今日这24%的发光效率仍是近红外OLEDs的世界纪录。

然而,要继续推进到近红外区(到奈米波长),就会遇到「能量间隔定律」理论限制。有机分子发光能量趋近到近红外区时,原本要放光的激子(exciton)振动波函数,会跟基态高振动的波函数产生干涉作用,产生科学上的「耦合(coupling)」,本该放光的激子经由振动缓解,而以热的形式消散。

台大团队设法降低上述「耦合」的强度,寻求突破契机。研究团队形容,就象是工人用钻孔机挖路,机器的振动会传给工人,使工人跟着强烈振动起来,然后经由摩擦的各种小振动转变为热,消散出去。如果有3名工人组合在一起钻孔,相互之间存在某种作用力关系,让他们排列的非常整齐,在共振下使钻孔机的振动由3人分摊,这时每名工人负担便减弱到1/3,理论上工人越多,效果就越好。

找出关键「铂金属化合物」排列数字,有效克服能量间隔定律!

周必泰联合清大季昀等人,设计合成新颖的铂金属化合物,藉着铂与铂之间的作用力,让分子以某种作用力结合方式,一个个有秩序自组装(self-assembly)在一起,一举将铂金属错合物的放光波长推到空前的奈米。

随后与中国内地苏州大学教授廖良生合作,获得国际上首先突破红外光至奈米放光的OLEDs;台湾海洋大学教授洪文谊制成各类薄膜;淡江大学教授徐秀福协助在同步辐射X光的解析下,证实分子在薄膜状态下具规则性排列。

最后,最艰难的挑战是证明有多少数目铂金属分子排列在一起,产生的激子能有效的和振动去耦合。论文的第一作者、台大化学系博士生魏佑臣,利用先进的双激子吸收瞬态光谱,求得8至9个铂金属化合物排列是有效的激子共振范围。

在上述团队成员合作下,理论与实验相互印证,打破半世纪以来的瓶颈,可望让OLEDs在近红外的应用,如生医红外影像、红外线医疗、手机红外辨识、测距夜视等领域迈进一大步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fs/5505.html